2018 商业伦理工作坊 ——“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新商业文明”

发表时间: 2018-09-05
分享到:

2018年4月14日上午九点,由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办,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信義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新商业文明”商业伦理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203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长江人文委员会主席杜维明先生首先致辞,热烈欢迎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这是在2015、2016、2017年连续举办多届商业伦理工作坊之后,儒与商在博雅塔下进行的又一次递进升级的思想盛宴。


第一场的讨论以“精神人文主义与新商业文明”为主题展开,由长江商学院人文与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商学院EMBA13期校友王建宝博士主持。


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中心(CCT)副主任宁洲明(Niedenfuehr)教授首先为与会嘉宾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项目——“儒商企业的管理创新“案例的初步成果。他通过回顾儒商的历史尤其是“士农工商”四民关系的演变和儒商互动历程、当代儒商理论的发展以及当代儒商的内涵诠释,进而解析儒商研究的方法和初步发现。他以浙江和江苏的两家典型儒商企业为例详细展示了儒家文化管理创新模式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颇有开创性的启发意义。深圳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春雨从个人的亲身经历探讨”幸福企业与幸福人生“的主题。他强调为商者应该关注生命教育,重视道德伦理、生命意义和幸福追求,倡导以文化为媒让商业回归到人与人互助的本质。南昌同创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宏从”义利本身的统一性“、”企业要以价值为中心“、”中国企业以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根基的必要性“、”正心诚意对于修齐治平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文化实施要大道至简“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个人的商业伦理洞见,并分享了两个实践经验。他认为企业应该以价值为中心,无论做什么,都考虑到企业是通过服务还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给大家有用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得越快越好,挣的钱越多越好,不会产生义与利的矛盾。长江商学院人文与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宝博士以精神人文主义的视角探析”儒家公益伦理“。他从什么是精神人文主义、公益与慈善的关系、取与有道、亲亲而仁民、公益与资源、行公益与个人修身、推恩与受恩——公益主体之间的互动等多个维度详细阐释了该主题,开启了精神人文主义在儒家公益伦理论域的创造性应用。


第二场的讨论以“世界公民与商业伦理”为主题展开,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刘高升主持。


他在简要介绍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东西方皆有的世界公民思想传统之后,引出本场讨论四位嘉宾的具体议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刘金才以“阳明学与日本的商业道德建构”尤其是日本“商人道”的内涵为视角探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元化问题。他指出王阳明心学的“亲民性”和“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思想对于日本的梅岩心学和当代商业伦理研判的指导性作用;商企伦理应重视主人公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同时他强调日本的梅岩心学以“利乃义”、”营利为善”、“正直营利”为理念的商业伦理思想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细沼蔼芳副教授接着围绕“儒学文化与日本商业伦理”和“日本江户时期商业精神的形成”做主题分享。她首先谈到日本的长寿企业众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在江户时期形成的商人道精神和伦理有关。而后她回顾了儒家文化传入日本的历程、江户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町人社会、町人阶层的形成历史。她强调出身商人阶层、浸润町人阶层文化的石田梅岩的商人之道和经济合理主义思想对于日本商业伦理的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专家邢丽菊教授从韩国儒教的文化传统和家庭主义两个方面分享了她的研究。她指出“儒教”中的思想观念在历史上对朝鲜王朝影响巨大,尤其在1392-1910年的五百多年间。而几经对“儒教”的反思,韩国社会对儒家的商业伦理、生态伦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重塑。此外,邢教授还分享了韩国社会的家族主义文化,并讲解了韩国家族企业的儒家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北京大学郗希博士以“良知梯度与世界公民企业家的亲仁层次”为题,审视了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良知”的梯度和伦理应用问题。他首先分析了当下的学界与商界的“良知热”的问题,然后指出正确认识“良知”离不开对良知的哲学定位与层次的厘清。继而在“一体之仁与自然的家国文化亲厚次序”、“世界公民是‘兼爱’ 还是‘亲仁’”的辨析”、“跨国公司企业家的良知梯度伦理”三方面具体阐释主题,其对良知梯度的深度思辨和伦理应用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共鸣。


第三场的讨论以“新技术、新商业、新时代”为主题展开。中央党校督学组督学乔清举教授主持讨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分享了当下的技术热点“区块链”的伦理价值。


他指出,区块链技术数据有不可篡改的特性,这样一个追溯的过程,是对人性的一种对冲,因而有可能对我们的伦理价值产生影响。在未来,区块链本身可能进化成一个智能体,综合了人的智能、能力道德和机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反思了“未来机器与人如何相处?”、“人是否能被物理还原?”和“机器能否获得超过人的这种特殊性和超越性?”等命题,并指出人和机器共同进化的发展趋势。长江商学院EMBA 14期校友、独立学者杨宪萍从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资本观的视角思考人类正在形成的治理秩序问题。西方近500年以来产生的以资本为核心的以法治为外在强制性规范的治理机制必然会被东方产生的以人为核心的以共同认可的礼治为规范的治理机制所代替。信息时代的以区块链为特征的新技术使得在农耕时代通过血缘关系、地域同乡关系等为信用基础的礼治秩序重新成为可能。他认为儒家传统中的礼治会经历一个“复古更化”的过程,在未来经过文明融合而产生的唯一的新的人类文明中,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接下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吴庆前博士的分享主题是《整合式创新:中华传统整体思维在创新管理中的应用》。他从管理学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即“从重视组织运营到越来越重视组织创新”和“管理的人本化、伦理化”谈起,通过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和对比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创新范式,指出中国特色的“整合式创新”范式的特点以及对于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水涣博士分享了他对于晚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Alfonso Vagnoni)的著作《齐家西学》的研究。他着重辨析了《齐家西学》的教育主旨、伦理原则和晚明手工业商业繁荣对旧伦理原则的冲击,以通古今、中西之辨,阐释中欧商业伦理“对面交臂、各奔东西”后的发展及启示。

在第三场的主题分享之后,与会嘉宾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热烈讨论。


杜维明先生在讨论中启发与会嘉宾思考在新的互联网和高科技时代,“儒家经过一个什么样的改造,才可以再持续发展”的命题。他从孔汉思先生的“最薄的伦理”的探索的经验教训出发,指出儒学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能不能在和非儒学的很多传统进行对话的过程之中,建立起以儒家自身的以仁为本的根源意识为支撑的普世伦理,而不是抽象的“最薄的伦理”。在此基础上,杜先生分享了“精神人文主义”和2018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的提出背景和哲学意涵。最后,杜先生为会议做了总结,指出:儒学现在需要一种超越启蒙反思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尤其是从儒学自身内部发展出这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以灵根再植的志量,应对目前和未来的困境和挑战;我们要谦虚,因为人类需要共同发展,中国发展的道路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因为从未来来看,指向了一个人类共同可以接受的方向的道路才是一个中国的道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Anja Bihler女士、德国KSG(习理德) 基金会项目专员乔纳森• 凯尔博士(Keir)、图宾根大学伊莉莎·琼斯博士(Jones)、中国社科院邰谧侠博士(Tadd)等学者和企业界嘉宾也参与了讨论。


来自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的张师嘉小姐出色地完成了会议过程中的中、英、日三种语言的部分交传翻译工作。


2018 商业伦理工作坊——“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新商业文明”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采用世界商学院通用的治理架构,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商学院,以新视野与新思维应对商业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管理研究及商学教育的发展,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界领袖。


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依托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40多位全职的世界级教授队伍,贡献了一系列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原创管理思想。2005年,长江商学院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成为全球首家提出培养企业家“人文关怀”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拥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菁英校友群体,10000多位校友中超过一半担任CEO或总裁职位。学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有授课点,在香港、伦敦及纽约有代表处,率先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高层管理课程,把对新兴市场和世界商业格局影响重大的原创管理思想输送到西方,成为东西方双向交流、整合全球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之一。


长江商学院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EQUIS认证;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金融MBA项目(F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DBA)和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更多详情请登陆长江商学院官网:http://www.ckgsb.edu.cn/


相关新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869
    2021 - 10 - 25
    “随州城市文旅形象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万芃琦摄)     2021年10月21日上午,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随州城市文旅形象”发布会。自此历时一年,在吉之礼团队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研讨、多次论证、多次优化、打磨完善的随州城市文旅形象体系正式亮相。“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为城市口号,以“编钟”为原型的声波图案为城市LOGO,以“炎帝”为原型的“炎祖”为城市IP形象。现场嘉宾揭晓随州城市口号“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新华社记者万芃琦摄)     城市口号“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集中体现了随州的城市特点,亦表达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向往。“神”体现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韵”体现随州是“编钟古乐之乡”;“一见钟情”,从社会角度,是人们见到编钟自然而生的景仰深情;从艺术角度,是人们对编钟文化的钟情;从人文角度,是随州居民及新市民对城市魅力的一见钟情。随州城市LOGO(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LOGO则集中体现了随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标志整体以“编钟”为原型,直观表明随州的文化特性,标志外形呈声波状,体现了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山水之形巧妙融入其中,表明了随州灵山秀水的自然资源。随州城市IP形象“炎祖”(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IP形象“炎祖”俏皮可爱,简单好记的同时,表明“炎帝神农故里”的文化地缘属性。整体设计风格扁平可爱,即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有利于后期对IP形象的延展。     在发布会现场,随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州将围绕大文化,立足大宣传,树立大视野,打造大产业,形成大品牌,以此促进随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 “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新名...
  • 点击次数: 950
    2020 - 05 - 13
    落日映海天,水上飞人欢。5月12日,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以下简称“亚沙会”)倒计时200天庆祝活动在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举行。当天活动的主题为“同在一片蓝天下”,庆祝活动现场亚沙会新版官网正式上线,体育图标发布,首批亚沙会火炬手诞生,首批特许商品企业签约。亚沙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三亚市副市长周俊宣布亚沙会倒计时200天庆祝活动正式启动,亚沙会组委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叶凯中出席活动。     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此次三亚亚沙会签约的特许商品企业之一,在活动当天受邀出席。吉之礼CEO周蓉女士代表公司出席活动,并签约成为纪念品特许运营商公司。吉之礼联手三亚亚沙会,将在这个享誉亚洲的重要赛事期间,做好特许商品的开发供应与市场运营,为中国体育文化及城市旅游贡献自己的力量。     亚沙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沙滩综合性运动会,第六届亚沙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6日在三亚举行,共设置水上运动、沙滩田径等17个竞赛大项,是海南举办的首个洲际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亚沙会特许商品以吉祥物和会徽等元素为基础,涵盖吉祥物“亚亚”毛绒公仔、空灵鼓、冰箱贴、运动腰包、徽章、笔记本等多类商品。特许经营商品是亚沙会市场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市民游客亚沙会特许商品的购买需求,传播亚沙文化、促进海南文旅经济发展。     面对即将到来的盛大赛事,吉之礼将会整合企业资源、调动专业人才、筹备组织生产,全力以赴开展特许商品相关工作,以确保三亚亚沙会特许商品的供应和市场稳定运营,让特许商品成为向世界展示三亚的崭新形象、展示海南建设自贸区良好形象的名片;并通过特许商品来帮助推广亚沙品牌,向亚洲和世界展示中国风范、海南韵味、三亚魅力,为社会公众参与亚沙会搭建平台;助力此次亚沙会成为富有中国特色、...
  • 点击次数: 898
    2019 - 04 - 16
    传情达意,“礼”悦生活 ——走访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南山区工商联       4月16日下午,南山区工商联副调研员丁红一行走访我会理事单位——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卓越的礼品营销综合服务商,致力于打造礼品行业价值链综合服务的互联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均设有办事处。       吉之礼总经理彭爱兵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经营理念,使命愿景。据了解,吉之礼自成立以来,秉承“传递美好心意,让礼品创造价值”的使命,服务国内知名企业,包括腾讯、中国平安、华为、大疆、中兴、顺丰、恒大粮油、中国银行等公司,都是吉之礼的合作客户,依托礼品传递心意,为这些企业创造了诸多价值。       2009年,吉之礼发展模式创新升级,首倡礼品营销理念。公司依托专业的创意设计队伍、成熟的礼品营销项目管理团队经验,根据客户礼品情感传递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礼品需求分析、概念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协调、物流配送、效果评估的礼赠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至今已完成全国礼品营销及规划项目千余例,形成了强大的礼品服务案例库,在礼品业及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具有广泛的礼品营销专业服务经验,以及丰富的礼品营销项目经验。2017年7月28日,吉之礼成功挂牌新三板。吉之礼优秀创意礼品案例       作为礼品营销、礼品规划理念及标准的首倡者与践行者,在2018中国礼品行业TOP100评选中,吉之礼荣获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是礼品行业全国渠道建设十佳企业之一,开创了礼品行业的“滴滴模式”,成为引领全行业的创新、共享、交流平台。为更好的标准化的服务市场,吉之礼还成立了礼学院,为客户、供应商及内部员工提...
  • 点击次数: 105
    2019 - 01 - 21
    吉之礼2019年年会报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忙碌的2018年已过去,充满期待的2019年向我们走来。新的一年,孕育新的目标和希望。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会于1月18日在深圳西丽文航酒店隆重举行,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耕诚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与公司领导欢聚一堂,共度联欢。首先,公司董事长姚春雨致开幕贺词,吉之礼总经理彭爱兵和正耕领导曾雄分别致辞并对过去的2018年进行总结。随后公司领导颁发了《优秀员工奖》、《最佳成长奖》、《设计能手奖》、《业绩成长奖》、《团队协同奖》、《文化学习奖》,并鼓励获奖员工戒骄戒躁,在新的一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出新的贡献。此次联欢会节目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小朋友绚丽的舞蹈、优美的赞颂合唱、欢快的男女对唱,还有情景剧、书法表演等节目,中间还穿插了抽奖环节,随着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的抽取,不断掀起年会的高潮。年会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让同事之间彼此的心更加贴近。公司领导与员工亲切互动、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让歌声、掌声、欢呼声一直在会场上荡漾。整场联欢会高潮迭起,呈现出吉之礼这个大家庭的欢乐和谐。     此次联欢会节目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小朋友绚丽的舞蹈、优美的赞颂合唱、欢快的男女对唱,还有情景剧、书法表演等节目,中间还穿插了抽奖环节,随着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的抽取,不断掀起年会的高潮。年会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让同事之间彼此的心更加贴近。公司领导与员工亲切互动、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让歌声、掌声、欢呼声一直在会场上荡漾。整场联欢会高潮迭起,呈现出吉之礼这个大家庭的欢乐和谐。            光辉灿烂的2018年过去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
  • 点击次数: 0
    2019 - 01 - 14
    共建礼业共同体——吉之礼2019供应伙伴大会圆满召开  1月12日下午,公司在深圳市麒麟山庄隆重举行吉之礼2019供应伙伴大会。会议由公司总经理彭爱兵主持,公司领导姚春雨、彭爱兵、叶林、孙延飞、周蓉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42位供应伙伴代表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姚春雨董事长向大会致开幕辞;彭爱兵总经理作公司发展规划报告;公司副总经理叶林作公司业务说明报告;公司副总经理孙延飞作公司品类合作报告;供应服务中心总监倪荣华就公司2019年业务采购计划,供需一体化采购策略,共建公平、健康的商业环境进行报告和说明;特邀嘉宾赵大伟老师对产业共同体时代的商业共生进行了详细说明。     会议对2018年度在质量、服务、供应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优秀的10家供应伙伴进行了表彰。      会议最后,姚春雨董事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公司建立供需一体化合作伙伴关系的标准和要求做了说明,要求双方都做到诚实守信,依约办事,共同面对市场,迎接挑战。  会议结束后,供应伙伴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公司在深圳麒麟山庄贵宾楼紫云阁安排了答谢晚宴。晚宴在大合唱《品尝幸福》愉快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 点击次数: 0
    2018 - 09 - 11
    9月8日,由资本私董会联盟、朗荣机构、金蝶诚恒联合主办的《走进吉之礼学习供需一体化平台模式》的参访考察活动圆满结束,来自成都、武汉、广州、湛江、东莞及深圳的45名企业家满载而归。  九月,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这个节气里,迎来了大型系列活动之《走进标杆企业学习变革与创新》吉之礼站,吉日之吉之礼。白露暖秋色,秋属金,意味丰收,代表喜悦,一个“悦”字拉开了今天研讨会的序幕。  第一环节:董事长姚春雨分享了《产业互联平台思维》  姚总书写了一个大大的“悦”字开始了今天的分享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活跃现场气氛之后,姚总将十几年来通过思考验证得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思维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从企业与人生讲到产业互联思维平台,继而讲到平台的构建落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点之高,恐怕同行业无出其右的。  在企业与人生的关系上,姚总提到了,商业的本质是互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爱。商业不能只满足物质的需求,还应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我们不能只将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结合起来,还应将生命目标结合起来,因此从企业构建在人的价值和意义上来进行思考,一定能走出一道亮丽的商业风景线。基于这个理念,姚总从2003年就开始思考企业与人生的关系,企业提供给消费者利益的逻辑是什么?让伙伴得到利益的逻辑是什么…… 终于在2009年,姚总想明白了,要把企业和人生结合起来,也就是在无限生命中做有限的分析,让做生意成为生命的庄严,于是才有了产业互联平台思维的模型。  有了理念和模型之后,姚总就开始构建产业互联平台企业,主要是想从资源-技术-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打破思维的局限,解放思想,使商业变得更有价值,他开始了多年的不断试错、验证,终于找到了这样一条可行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  对于产业互联的成功,姚总觉得之所以能找到这个出...
Copyright ©2018 - 2021 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